30座城市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有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
职业人群频现“焦郁碌”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亿到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抑郁、焦虑和失眠位居前三位。这一特征在职业人群中尤为突出,一份针对30座城市50家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的调查报告称,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仅有5.8%的员工称自己没有压力。焦虑、抑郁、忙碌的劳动者成为职场“焦郁碌”。
“每天像空转的发动机,很累很空虚。”职场新人张晓军如是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小张在上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入职3个月以来,失眠成为他生活里的一大烦恼。“整夜睡不着,担心工作出现差错。”由于缺乏经验积累,跨部门沟通、处理客户关系等日常工作让小张倍感焦虑。
数据显示,年轻员工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年长员工略高,已婚员工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剩男剩女”员工成为抑郁症状的高发人群。
自嘲是女“码农”的孙洁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今年29岁的她还是单身。情感的困惑和生存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孙洁的工作情绪,“整个人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很容易发脾气”,原本性格开朗的她显得心事重重。
据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工作不确定性、个人发展受限和动力源匮乏是职场人群主要的压力来源。其中,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耗竭和抑郁倾向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今年32岁的齐轩辰在北京一家国企从事行政工作,“即使不加班,在家也要随时收发邮件”。小齐认为,自己的压力主要源于承担责任和工作风险。此外,单位的晋升机制、薪酬待遇、人际关系也带给他不小的困扰,工作整7年的小齐常常感到疲倦、烦躁和平淡。
职场压力不能承受之重
“比人生未知的历险更可怕的,是那种一眼就看到老死的时光。”当初正是因为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句话,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陈义博在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国企的工作机会,选择去外企工作。然而3年过去了,他并没有体会到“历险”的成就感,反而陷入了深度职业焦虑。“现在的职位和薪酬都不理想,可能会跳槽或者转行吧。”小陈向记者坦言,自己当初的职业预期有些脱离现实。
报告显示,除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外,理想与现实差距产生的挫败感是导致职业人群焦虑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生存成本提升等因素成为职业人群频现“焦郁碌”的现实诱因。
张晓雅在北京CBD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虽是朋友对她的调侃,但也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经常找不到能倾诉的对象,下班后满身疲惫地挤在地铁里感到很孤独。”张晓雅所在的部门,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0岁,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张晓雅们不敢怠慢。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被访者对职业心理亚健康的危害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甚至采取回避态度。数据显示,面对压力,“自我减压和心理调节”仍是职场人群采取的主要方式,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得到帮助。
专家提醒,长期处于职业心理亚健康状态可能导致职业枯竭。职业枯竭也称心理枯竭,是在工作重压之下产生的身心俱疲、厌弃工作的主观感受,患者感觉身心能量被工作消耗殆尽,不仅表现为生理机能的减弱,还表现为自我效能的下降,成就感和自我评价随之降低。
心理援助搭建情感纽带
随着职场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会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并尝试通过多种路径搭建心理援助平台。宣泄室、心理咨询室、心灵驿站等减压场所在企业落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疏导员在企业出现。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依托中科院心理所成立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24小时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便可预约申请一定次数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是职场人群接受心理援助的另一重要途径。EAP即“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为其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长期的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为员工提供诊断、评估、培训、指导与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面临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改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EAP首先是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职业规划、生活压力、家庭幸福,在满足个人需求基础上,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EAP项目总构架师张再红告诉记者,从2001年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EAP项目在我国诞生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EAP的本土化过程显现出新特点:由出现问题后进行应对的“解决模式”逐渐向“预防模式”发展。
此前有医学专家认为,在某些行业,职业病有向心理疾病蔓延的趋势,建议修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心理疾病列入职业病范畴。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建议就目前的法律实践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心理疾病存在举证困难、赔偿标准难界定等现实问题。
濮阳人才网提示您:
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押金、报名费、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刷淘宝信誉等等),请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