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搞“哭穷比赛” 评论称不如多做些扎实调查
2013-10-17
濮阳人才网官网
 为了认定贫困生的资格,沈阳大学某学院让贫困学生当众演讲并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学院老师表示此做法是为了保证公正公平,但有贫困学生质疑:“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

  要想申请助学金,必先参与“哭穷比赛”,这样的评判方式的确很奇葩。这给人的逻辑是,会“哭穷”的学生有助学金拿。这意味着,只要你会“哭穷”,你就可以申请助学金;如果你不会“哭穷”,哪怕你家真的一贫如洗,那助学金也只能和你说“不好意思”了。当助学金的申请沦为“哭穷比赛”时,其正义性几乎完全被消弭了。

  另外,此举还有侵害学生隐私权的嫌疑,毕竟,一个学生的家境如何,理应是保密的,除非他自己主动炫富或炫穷,不然他人是没有权利要求他公开自身家境的。遗憾的是,一个助学金的申请,就超越了这样的边界。

  此前,云南西南林学院计科系也有类似的“哭穷比赛”,也是因为申请助学金引起。申请助学金需要“哭穷”,在我国不少高校都有类似的情况,区别则在于有没有被媒体曝光。换言之,在“哭穷”一事上,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至于有些大学的助学金,直接变身为“奖学金”了—只给学习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免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助学金的一种“变异”,都需要反思。

  还有多少高校在搞“哭穷比赛”?这个情况必须弄清楚,方可对症下药。须知,眼下这种通过“哭穷比赛”获取奖学金的模式,不只显得简单粗暴,更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堕落。高校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尊,类似“哭穷比赛”一般的举措,其实就是随意践踏学生的自尊,还是少搞为妙。

  事实上,让学生进行“哭穷比赛”还不如多做些调查,对申请助学金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摸底,以便了解申请者的真实状况,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确保学生的隐私。唯有如此,助学金才不至于“变异”。毕竟,助学金就是为了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这样的本质不该有任何的改变,不然就偏离了助学金的善意初衷了。

濮阳人才网提示您:

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押金、报名费、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刷淘宝信誉等等),请提高警惕!